Saturday, November 24, 2012

對的時機,做對的事‧才能悠遊基因世界

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出國,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他在趨勢來臨前及時抓緊來到面前的機會,不讓機會平白流失。
他首創生化資訊學(Bioinformatics)一詞,並發起首屆國際生化訊息學系列會議,使得生化資訊學一詞在世界各地廣為延用,成為大學裡的熱門學科之一。
因此,有人稱他為“生物資訊發展之父”,他叫林華安,一位在吉打莪侖土生土長的大馬人。

回家與出走,心在祖國

過去十年來,生物科技在我國大紅之際,林華安頻密回國,帶回很多生物科技發展企劃。當時政府除了推動多媒體超級走廊,也欲設立生物谷,在推動資訊科技發展之後,進一步開拓生物科技,大專院校紛紛開辦相關課程,生物科技頓時成為當紅科系。

前陣子,林華安回老家探望87歲的母親,距離上次回來已6年了。林華安的老家在吉打州莪侖,他在那裡出生,當時是我國獨立的年代。“我滿月後,馬來西亞就獨立了。”他常這樣告訴朋友,光榮地與馬來西亞同歲。

以一名在海外發展的大馬華人來看,林華安每次回來都看到國家的改變,現在改變的是政治文化,整個氣氛跟以前不一樣。政府少提了生物科技,林華安回國的次數也少了。“政策的改變,?重點也不同了。”林華安這麼認為。

林華安在美國矽谷發展,提供生物資訊諮詢,苹果、Youtube、谷歌、雅虎、思科等都是他的“鄰居”,看到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這30年來的起起落落和變化,已“收錄”在他的印象與經驗中。

林華安18歲離開大馬,現在54歲,這意味?有38年的日子是生活在國外,但那18年在大馬的早期日子,也是一段蠻長的成長階段,他在那個時候為現在的成就打好了穩固的根基。

“在外國走了這麼長的一段路,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無論成就有多高,到最後我們都想到祖國,很想為祖國做一些事。”大馬有事要幫忙,林華安必定回來。之前國家要發展生物科技,他就帶回可以合作的項目。

在對的環境,才能發揮所長

一個人的成功有時取決於所處的環境。林華安很幸運,很早就沉浸在生物科技與電腦科學這個環境裡,在科學界享有小名氣。

如果當年他還繼續在大學當教授,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成就。“亞洲人靠環境求變,因此受環境控制。美國不一樣,若有能力,他們要改變環境。雖然我是大馬人,但我今天的成就很多是在美國完成的,所以環境很重要。創意也一定要在對的環境,才能發揮所長。”

利用應用數學、信息學、統計學和電腦科學的方法研究生物學問題,林華安將生物與資訊結合,1987年首創“Bioinformatics“(生物資訊)這名詞,並以這名詞召開了第一項以此名的首屆國際生物資訊會議,開始從事資訊與人類基因圖譜跨領域整合的研究。

當年,他才35歲,就邀齊了當時美國、蘇聯、法國、日本等各國國家基因組實驗室的主任,發起世界第一屆國際生物資訊學術會議。過程中林華安花了十多年時間,生物資訊才逐漸被接受。

他曾著有《悠遊基因世界》一書,深入淺出介紹生物資訊與奈米(NANO)未來的發展,並獲得美 國前總統克林頓、Novartis製藥廠副總裁Dalia Cohen,以及世界健康組織(WHO)健康資訊主管的共同推薦。或許很多人對林華安感到陌生,但是國際間相關生物資訊研發的學界人士都熟知他。

父親讓他決定自己未來的路

林華安來自一個10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他排行第五,6個兄弟中排第三。他父親正好也是三兄弟排中間,知道排行中間的孩子有不一樣的經驗,甚至在受到關愛方面比較吃虧。
家裡的兄弟姐妹多是經商,只有林華安出國,父親發現他個性獨立,便讓他自己決定要走的路。從小學到高中,他學業成績很不錯,父親很簡單地問他:“將來要做甚麼?”

“我只要出國。我要去英國。”林華安讀過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和李政道的故事,知道他們年紀輕 輕,就已獲得肯定,他們兩個華人從中國走到外國,那過程中的努力和毅力,最後的研究結果最終得到外國人的接受。林華安發現,很多人都先在歐洲受基本大學教 育,到了美國才修碩士和博士。他也朝這個步伐,從大馬先到英國,打穩根基,再到美國發展。

林華安後來一個人飛到美國,安排自己的事業版圖。

在英國,當時還未有生物科技,林華安念數學物理系,後來到美國繼續深造,修讀生物物理,畢業時 生
物科技剛好“旺”起來。當時分子基因學發展緩慢,並且侷限在各自發展的小空間內,他又和世界超過12位以上的生物學家討論,如何讓生物學實驗大規模化? 得到的結論是:當時要排列人類基因組是行不通的,因為器材設備的速度還不夠。

“電腦對我而言,正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讓我開始感受到電腦、物理、生物,這樣一個跨領域結合的重要,我的博士論文就跟生物物理有關。”

林華安提出生物資訊,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不是說那一天提出來,它就是在那一天出現。

科學研究需要創意

1987年,林華安受聘到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超級電腦中心擔任基因與生物物理組主任,他的工作是用電腦計算有關DNA的屬性變化,並一直待到1996年。他開始在不同的科學期刊發表多篇論文,談論跨領域科學方式的可行性。

隔年,他先提出了略帶法國味的“bio-informatique”來稱呼這個領域,後來以 “optics”、“statistics”、“mathematics”為藍本,將“bio-informatique”正式改名為 “Bioinformatics”,生物資訊這個新領域的正式名詞就這樣誕生了!

林華安面對實驗室裡3台超級大電腦(supercomputer)、125台電腦(workstation),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
他坐在電腦前面想,基因組剛開始,資料庫需求很大,這些電腦到底該怎麼利用?怎麼將電腦與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結合在一起?林華安的bioinformatics,就這樣開始了!

“這就是科學研究的創意。”如果學生只是順從老師給的題目乖乖去做,不試去突破教授的想法,那麼就很難有科學創意。

有了這樣的背景,林華安很快當上大學教授,在30歲那年獲得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終身教授一職。
別人是時勢造英雄,看趨勢尋找自己合適的路,往往等到念完了大學,大好趨勢已經過了一半。林華安卻看得更遠,在他畢業後,就是大好發展的時候。

很多人爭論誰才是創始生物資訊的開山鼻祖,指他不是第一個發展生物資訊的人,“確實有西方人說很早就計算出來了,只是當時電腦技術不夠好,還未出現具體的結論。”

創新門科要對準時機,當時人們用電腦去計算蛋白質的序列,一來數據庫不夠大,電腦科技還不夠成熟。後來,林華安認為時機到了,他整理生物與資訊,最後案子被接受,1996年之後生物資訊變成大學的新一門科系。

由於善於洞見科技發展的趨勢潮流,奈米科技興起後,林華安又將生物學(Biothechnology)、資訊學(Information)結合奈米科技(Nano),提出“生奈信息學”一詞,為未來的生物信息指出新的發展方向。
如果只是跟潮流走,時機過了就是過了,他有5年的長遠計劃,5年10年後世界會變成怎樣?在電腦序列開始時,他就準備好了。

被稱為“生物資訊發展之父“,對他會有甚麼影響嗎?林華安為之光榮,他強調自己的專業核心,是將其他領域的突破放到自己的專業裡,因為一個人用一生時間是學不完所有學科領域。林華安不欲等待時勢造英雄,他把眼光放遠,自己做好準備,站迎接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甚麼是生物資訊?
林華安簡單解釋甚麼是生物資訊。他說,人類的基因和染色體對電腦來說只有4個元素,整個基因就是從這些元素組成不同的組合,組合總數可能就有30億,裡頭有甚麼特質或疾病,序列出來後,生物資訊就是要從中分析裡頭的數據,看有甚麼序列將來會有甚麼疾病,可以作出預防。
林華安舉例,人生病要吃藥,但東西方人的體質不一樣,那麼就可以用生物資訊來計算,要吃多少分量的藥才能痊癒,因此就有個人醫學的出現。藥物很貴,生物資訊可以簡化藥劑的生產過程,生物科技在各領域,包括製藥、醫學、遺傳學等都有不同角度的定義。

林華安●PROFILE
● 美國生物資訊科技專業顧問服務公司D’Trends董事長
● 生物資訊顧問。
●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的數學物理學士、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生物物理碩士和博士、美國加州大學和鳳凰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 1993年曾受聯合國委任,到亞洲各國協助發展生物資訊。
● 曾任大馬生物谷(Bio Valley)的國家科技顧問。

(星洲日報/副刊‧報導:關麗玲)

No comments: